其实对于老式的摩托车,相信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摩友可能会印象十分深刻,作为老一代的摩友,在当年的那个年代,好车虽然很多,但与自己无缘,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
其实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开始,日本国内四大品牌摩托车相互竞争,而且在海外大部分的国家都有不错的成就,而作为原产国的日本,本田、川崎、铃木、雅马哈这四个摩托车巨头,也在那个年代生产了许多经典款的车型,包括一些中大排量的车型,特别是四缸的摩托车,那时放在国内来说,也是非常稀罕的,主要还是受到国内摩托车制造落后的原因。
自从日本的四缸车开始在国外一些国家流行开来以后,国产的摩托车也比较少,论实力肯定与日系品牌的摩托车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所以当年我国主要还是生产小排量的摩托车为主,但从海外回流到国内的一些报废车辆当中,也有不少经典款的四缸车,如这台来自本田的CBR400,这台CBR400与现如今国内发售的那台CBR400R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虽然都是400cc排量的仿赛,老款的CBR400却是一辆纯四缸车型。
从这台在当年外号称为“四缸小钢炮”的仿赛车CBR400来说,其配置丰富性也高,特别是发动机的表现上,CBR系列可以说是当年的常胜冠金车,尽管本田系的仿赛车CBR系列也有公升级的CBR1000RR,但对于追求更高性价比的摩友而言,入手CBR400更适合,主要还是因为CBR400的售价比较低(主要针对当时的海外市场,因为这台车并没有引进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
国内除了港澳台地区外,其它的地区无法引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这类车大都是“水货车”,收藏级的大玩具。CBR400其实在当时也有好几个版本,从17期到29期,再到后来的35期,这些不同期数的代号也仅仅是代表了年份的不同,因为年份更新的会慢慢往上递。
从这些曾在日本与其它地区国家上市的四缸摩托车当中,为何没有引进国内,其实也是有许多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国内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的民众资金并不富裕,而当时的CBR400海外售价都是在四万元以上,这对于当年还是比较贫困的国内市场来说,以买得起的人还是非常少的,当然,国内一些大城市消费水平高的话,还是可以实现的。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经典车还是与我们擦肩而过了,国内并没有实际引进,而是以收藏车的形式来到国内,大部分都是翻新过的,并且在国内也无法合法上牌,所以说在当年也是“水货车”的一部分。
而随着国内摩托车技术发展向前,曾经的老车已经停产了,而这款作为本田的得意之作CBR400也“转型”了,改成了双缸的发动机,并且还在国内上市合资生产了,而四缸的CBR400也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