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罗曼卓泳
地方政府出平台越来越多参与到港股基石投人列。
2024年1月5日,激光雷达生产商速腾聚创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今年开局第一个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而在公司全球招股环节,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有限公司(简称“南山战投”)作为基石投者认购7.8亿港元新股发行。南山战投隶属深圳市南山区国有产监督管理局。
这也是近年来地方国频频出港股IPO的一个缩影。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75港股上市公司中有47公司引入基石投者,占比约63%;在这47公司中,有19公司的基石投者有国背景,占比40%。这些地方出平台瞄准了智能、新能源、医药等高端制造业赛道。
陕西国投平台榆煤基金总经理秦笙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国投平台做基石投者的目的,完全追求财务收益的少,更多还是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的和国股东相关诉求。另外,现在国基金直接投一级市场退出周期较长,所以也积极参与流动性更好的战略配售、定增等。
地方国成港股
基石投者出大户
基石投者是指港股IPO时在公开募集前作为战略投者申购公司股票的机构投者,主要是以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为主的大型机构投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者按IPO发行价格购买预先约定数量的股票,并接受6―12个月的锁定期。
近年来,地方国背景投平台正在加速涌现,成为基石投者的新生力量。根据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港股一共迎来75上市公司(剔除创业板转主板),合计募额479亿港元,47上市公司引入基石投者合计认购金额161亿港元,占比达到34%,47中有19公司基石投者有国背景,占比40%,合计认购额40亿港元,占基石投者认购总金额的25%。
其中,南山战投是认购金额最多的,认购速腾聚创7.8亿港元新股发行,占相关公司总募额的79%;其次是优必选,北京亦庄国际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亦庄国际投”)认购金额约为5.18亿港元,占相关公司总募额51%,亦庄国际投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审计局下设公司的全附属公司。
地方政府青睐
高端制造赛道
从47港股上市公司出手的赛道来看,半导体/电子设备、医药、智能是地方政府出平台最爱投的方向,而这些方向均是高端制造赛道。
比如,第四范式、天图投、知行科技被地方政府出平台认购的金额均超2亿港元。其中,知行科技被多地方政府出平台青睐。记者统计数据显示,知行科技的基石投人中,浙江七新智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认购781.2万股,苏州工业园区产业投基金(有限合伙)认购521.77万股。前者实际控制人是嘉兴市人民政府国有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后者实控人是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此外,医药板块也颇受重视。君圣泰医药-B上市前,公司引入沧州创融股权投基金有限公司(下称“沧州创融股权”)认购948.75万股股份,合计认购金1.09亿港元。股权穿透后,沧州创融股权由沧州市人民政府国有金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90%。除君圣泰医药-B外,梅斯健康、友芝友生物-B两公司也引入地方政府出平台作为基石投人。
助力产业联动发展
秦笙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出平台频频成为港股IPO的基石投者,但完全追求财务收益的少,更多还是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的和国股东相关诉求。另外,现在国基金直接投一级市场退出周期较长,所以也积极参与流动性更好的战略配售、定增等。此外,国背景的投平台无论是基金还是直投,退出周期更长,迫切程度相比一些短期财务投机构更弱,对于市值稳定更有利。
华南一券商深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地方国平台做港股IPO公司的基石投者会有一些优势:第一,国平台本身就和这些企业有过很多接触,或者说企业本身就在当地有所布局的,相较于港股市场上的外和其他财务性投人来说,国对这些企业的了解和把握更深入,审核流程也更短一些。
第二,对企业来说,如果这个企业在当地的产业规划和战略布局里比较重要,在当地的发展也比较依赖于当地政府,那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国来做基石投。但如果企业对当地源不是很依赖,有独立的生产制造、供应链、营销体系等,企业会更喜欢市场化的基石投人。
第三,从发行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这些有国做基石投者的企业更多是硬科技企业,这一方面符合国大的产业战略,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尚处发展期,自我造血能力未能充分释放。因此,由地方政府做基石投人,会大大增加他们发行成功的概率。